关注我们
扫码关注官方微信
手机版
手机扫描直接访问
|
服务热线:13914342474
|
网站导航
# # # # # #

成人口吃

# # # # # #

儿童口吃

# # # #

口吃百科

# # # #
hot对口吃的正确认识(三)

接着上一集《对口吃的正确认识二》讲:   二十几年来,自己一直在寻求一些方法,抛却一切刻苦 详细

矫正口吃第二步:专注地说话,而不是专注于口吃

[复制链接]
成人口吃专栏-口吃科学论 发表于 2018-1-5 17:20:0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IP:江苏常州

马上注册,享用更多版块观看功能权限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立即注册

x
171937a6rfzkkrfnbnfkkg.jpg

3 ]2 ]* f. ~- @! [. z# ?
当你已经开始了健康正常的生活方式,那么事不宜迟,进入矫正口吃的第二环节,那就是对于“思维方式”的培养与形成。
' v2 j& g; g! a$ d% n" w& v
口吃患者之所以口吃,是因为不正常的思维方式造成的。
1 b8 l6 l5 k" @3 h$ e+ H1 U
试想,当你卡住说不出话的时候,你的思维是不是先中断在你要卡住的词上?比如,当你预感要说到自己总是卡的词时,必然会在这个词语上卡住。
& f0 s$ a3 H9 L& N& |9 C

, e  Q* L- y4 z5 X
“墨菲定律”想必大家都听说过,在这里我们重温一下它的内容:
一、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;5 W0 J$ L9 ?+ p1 F' c, L6 |$ G
二、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;( U0 ]& g* P; L, I( g! G/ B
三、会出错的事总会出错;8 `6 h6 z2 S+ _( l; B+ n  O" ]
四、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,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。
' d. S. h+ i: ^1 O# Q! Z3 h

$ P! S& a9 P3 n7 q% W; @
我们尤其需要注意最后一条,当你担心自己会口吃的时候,那么口吃就有可能发生。
9 z' r  K# F6 A4 U* a
你长时间的口吃“习惯”,使得你不自觉担心自己的口语表达,当你快要说到自己担心的词语时,心理便会条件反射一般,无论你使用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。
+ f; R7 P9 e6 \0 y8 w
那么,多年积攒的语言习惯,是不是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呢?我的答案是:没错。

& B. N% U! s6 B  v; N. j  g5 T1 }; F
要让你的表达更加流畅,必须改变你已经习惯了很久的“口吃习惯”。
6 `3 R  k- H0 S
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:
刚睡醒的时候,说话很顺畅。
伸懒腰的时候,说话很顺畅。
特别困的时候,说话很顺畅。
嘴里咀嚼的时候,说话很顺畅。
气喘吁吁的时候,说话很顺畅……

) d5 q! K6 y. y9 ]3 T4 l
) c7 c+ t0 o7 w2 ~& a; S! N( l
我是有过亲身体验的。睡醒的时候你全身的每一个肌肉都是放松的,伸懒腰同理;特别困的时候,你的意识很模糊,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自己的语言表达;嘴里咀嚼东西的时候,你完全换了一种说话模式;气喘吁吁的时候,你来不及组织自己的气流和语言,于是脱口而出……

/ z8 R: C) h& Q8 c
这就说明,你不是说不出来,而是“习惯于”说不出来。

) R7 j& t  z3 i' Z" n  G
“口吃”对于你来说,只是一个坏习惯,就像抽烟、喝酒、熬夜一样,积习难改,但是为了自己能够更轻松地交谈,请你做好长时间的打算。请不要相信5天、10天的康复班训练,改掉一个不好的习惯,需要长久的时间和耐心的付出。

2 B# ]" p$ o4 x0 r
改变习惯的中心途径,就是“理顺思维”。
. v% M6 y/ X5 n3 c! i
当你在脑中组织自己的语言时,你会在自己说不出的词语那里卡住,而不是继续想下去。于是,思维的卡顿导致语言的卡顿。

. D: c: J6 \+ F! O; O
试着在想到自己的难发音时,顺着思维继续想下去,慢慢地,你的口吃会显著地减轻。(由于篇幅限制,这里只给大家指一个正确的方向。具体的“思维模式”的改善,我会在接下来一步一步、一篇一篇文章详细谈论。)
; e$ Q1 o& J  h% ~
然而,反复是一定的,在你改变思维方式的过程中,难免会遇到口吃的反复或者倒退,这个时候,请你不要焦躁,因为你正在度过最重要的时期,这时候是最容易“半途而废”的。

/ l( }, I/ [  [2 P
人在感到疲惫时,往往在走上坡路。所以,当你觉得累,请乐观地坚持下去。
+ a0 F- t+ H8 C9 W/ a2 @) Q+ b

+ E1 J0 G4 m9 y3 u2 o3 r
来源:百度文库
责任编辑:口吃科学论 小语
用户在口吃科学论上发表的全部原创内容(包括但不仅限于回答、文章和评论),著作权均归用户本人所有。独家文章转载,请联系邮箱:yangge@kouchi520.com
如需咨询口吃矫治相关问题,可加老师微信:kouchi520qq
比较懒,什么都没写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  • 最佳新人

    注册账号后积极发帖的会员
  • 活跃会员

    经常参与各类话题的讨论,发帖内容较有主见

关注0

粉丝5

帖子70

发布主题
阅读排行 更多
广告位
联系我们

免费联系电话

13914342474

客服QQ:2278171937

服务时间:周一到周日8:00-23:30

关注我们
  • 关注官方微信

  • 手机APP

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口吃科学论 ( 苏ICP备17058537号 )|网站地图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  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